今天给各位分享马田鼓楼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田鼓楼介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马田鼓楼的简介
马田鼓楼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田心寨境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侗族独特建筑。距县城30公里。1950年重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是侗寨的特殊标志,
马田鼓楼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田心寨境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侗族独特建筑。方形二层楼阁,九层八柱,木结构。边宽8米,高20米。顶盖为八角形,上托葫芦宝顶。 封檐板与楼内大梁彩绘民间图画,各檐翘角饰禽兽浮雕。底层设火塘,四周置木凳。二楼正面系活动板壁,可兼做戏台。
马田鼓楼是通道三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马田鼓楼的所在地叫马田村。马田村是这一带比较大的村寨,原来鼓楼附近都是吊脚楼民居,文革期间在“移民上山”运动中村民将房子迁到山上,空出的宅基地改造成良田。这座鼓楼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1948年复修,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平面构成为长方形。鼓楼通高18.72米;底层呈长方形,一至八层檐为四角,九层为八角。
马田鼓楼为干栏式抬梁纯木构架,南北对称的偏楼为歇山顶式,其顶部檐口与主楼的第二层平行,而下一层檐口与主楼第一层连接,造成底层空间,二层戏台,使偏楼与主楼浑然一体,蔚为壮观。鼓楼内挑枋、柱、瓜,形式各异,分布参差,错落有致,“物华天宝、国泰民安、吉星高照”等正楷立体字,镌刻在一至二层的横枋上。颇具民族特点的小块彩绘花纹卷草图案,构成排列有序而又主次分明的艺术装饰,不失为侗族文化艺术的珍品。 鼓楼外部每层封檐板上都装绘有各种花卉、鸟虫,线条明快,色彩绚丽。一至八层翼角上,分别塑有虎、龙、蛇、凤等象征吉祥和幸福的飞龙、麒麟、凤凰、孔雀、鳌鱼、雄狮、奔鹿等图形。泥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美丽的装饰与精巧的造形,使鼓楼显得更加典雅端庄。整个楼身结构精巧,造型美观,典雅端庄,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作。
1959年马田古楼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大修,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侗寨建筑:鼓楼是什么样的
汉族有鼓楼,侗族也有鼓楼。鼓楼和吊脚楼,同是侗族建筑艺术的代表。
侗寨鼓楼实在多,仅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就有100多座,其中独洞乡38个寨子,就有50座鼓楼。黔、湘、桂三省区列为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侗族鼓楼就有6座。
鼓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厅堂式、楼阁式、密檐式、门阙式都有。它的平面都是偶数,常见的有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立面则为奇数重檐,少则3层,多则15层,最高可达20多米。楼的正中以四根粗大的老杉木(底直径近1米)为主承柱,从地面直通屋顶。周围有12根檐柱,通过穿枋衔接组成外环柱。外环柱不同的排列,就构成形态各异的鼓楼。鼓楼的装饰十分讲究。在楼顶、翼角和封檐板下都有精美的彩雕彩画,有飞禽走兽,有花鸟虫鱼,有人物风情,各具情态,绚丽多彩。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雄伟壮观、结构复杂的鼓楼,在建造时竟不用半张图纸,不费一颗铁钉。4根主柱、12根环柱、上百根挂柱、长短各别的千多条穿枋,全以榫卯相接。4根主柱的卯眼就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枋条从不同的角度向它们斜穿直套,犹如蜘蛛网一般。凿制时各位工匠各干各的,拼接时却榫卯相合、不差毫厘,严丝合缝,坚固无比,任凭长年风吹雨打,仍巍然屹立。如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马田鼓楼,建于清代顺治年间,距今300多年,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
大型建筑不用图纸,秘密就在“丈杆”上。所谓“丈杆”,就是用以丈量的半边楠竹条。用竹笔在竹条上面写写画画,鼓楼的主要构件尺寸等数据尽列无遗,使用起来横比竖画,相当方便。至于尺寸匹配,工匠们心中都有祖传口诀,可以说图纸就在他们心中。
在侗语里,鼓楼最早只称“楼”、“百”、“耿”、“得卡”(各地有差异)。“百”、“得卡”有堆垒、聚集之意,可能指建筑的重叠形式,也可能指村民聚集议事的地方。“耿”有遮盖的意思,可能指鼓楼荫庇村寨而言。后来称“鼓楼”,是因为鼓楼上都备有一面大鼓,这鼓很特别,是用整棵粗大的桐木挖空,两头蒙上牛皮做成的。
鼓楼是侗寨的心脏。制定乡规民约,整顿村寨秩序,解决民间纠纷,讨论修桥补路,约集狩猎捕捞,都在鼓楼。老人闲谈,乡佬讲古,歌手弹唱,青年男女集体做客,比试歌才手艺,全寨欢宴,送芦笙匠,无不在鼓楼。
通道有什么旅游景点
1、怀化万佛山风景区: 万佛山位于怀化市南端通道县,主要有丹霞地貌风景区94、4平方公里,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和100万亩松涛森林风光,有马田鼓楼、百衣观、回龙桥等人文景观。
2、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皇都侗文化村由头寨、尾寨、新寨、盘寨四村组成,历史悠久,民风民欲最为完整亮丽。
3、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寨内各类建筑因地制宜,依山势,将自然风光与人为创造结成天、地、人三位一体,充分展示了侗民族的古朴憨厚和聪明才智。
4、坪坦风雨桥:坪坦风雨桥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百里侗文化长廊,坪坦河上,共有9座桥组成。在建桥过程中,不用钉铆,只采用木榫卯,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湿藤绑扎法。
5、马田鼓楼: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田心寨境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侗族独特建筑。方形二层楼阁,九层八柱,木结构。
更多关于通道有什么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通道县旅游景点大全
通道县的旅游景点有:
1、兵书阁:
兵书阁位于湖南省通道县西北50公里的锅冲乡占字岩村,据载始建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是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兵书阁系穿斗与抬梁混构纯木件楼阁式古建筑。清嘉庆年始建时为双坡屋面单层民居建筑。清道光五年,村民集资,重建兵书阁和文星桥,并在原阁殿的明间伸出二座高14.2米,三层六角翘角檐攒尖葫芦顶式楼阁,使其“整新俾宇,巍峨再出冲霄之像”。
2、坪坦回龙桥:
坪坦回龙桥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坪日村小溪河上。又称风雨桥、花桥。始建于清代,曾两度被水冲毁。此桥为1931年重建。
桥身是石墩木梁,长62.4米,桥面宽3.75米,高4米。桥廊两侧有栏杆和木凳。上面覆盖重檐屋顶。桥两端及中部复造楼阁共3座,中为文昌阁,两旁楼阁额题“迥龙桥”三字。
3、芋头古侗寨群:
芋头古侗寨位于通道县城西南9公里的芋头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有600多年历史,清顺治年间遭火灾,复建后形成以芋头溪流为轴线向两边分叉布置的7个聚居群。清乾隆四十二年建芋头廻龙桥、牙上鼓楼、龙氏鼓楼。
4、坪坦河风雨桥群:
坪坦河风雨桥群与贵州、广西接壤。9桥均始建于清代,均为木结构桥。在建桥过程中,不用钉铆,只采用木榫卯,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湿藤绑扎法。评审专家评价其建造技术“是我国古老造桥术的尾闾,是国内桥梁建造史中最后的、罕见的一批活化石。”
5、马田鼓楼:
马田鼓楼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田心寨境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侗族独特建筑。距县城30公里。1950年重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是侗寨的特殊标志,马田鼓楼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田心寨境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侗族独特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