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最新骗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骗老人的最新骗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支付宝扫码领红包我扫了别人的绑定了能取消吗
已经绑定,便不能取消。
1.支付宝的产品,如收钱码贴纸,扫码红包贴纸,一旦绑定便无法取消,操作不可逆。
2.绑定了别人的新红包贴纸,可以和对方商量,将此红包贴纸收为己用,再申请一张贴纸补偿给对方。
3.扫码领红包也不存在免密支付的风险,支付宝承诺“你敢扫,我敢赔”,如果用户使用支付宝扫了可疑的二维码导致账户被盗,或者商家的支付宝收钱码被恶意替换,资金损失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获得赔付。
扩展资料:
2016最新骗术假冒支付宝红包、有偿出售福卡:
1.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6年春节,支付宝红包成为拜年新风尚,与此同时,诈骗圈也出现了许多新面孔。很多支付宝大红包看似能让网友走上发家致富路。
2.然而事实是,网友很可能一不小心损失财产上千、上万元。今年“3·15”来临之际,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揭秘2016年出现的最新骗术,提醒手机用户小心这些诈骗手段。
3.骗术1:假冒红包进行行骗。当一个支付宝红包链接出现在微信朋友圈时,你会去仔细辨别真伪,还是直接就猴急地点开了呢?骗子正是抓住了部分网友的心理,在朋友圈传播假“支付宝卡”红包链接,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
4.骗术2:集福卡骗局。春节期间支付宝“集齐五福卡,平分2亿现金”的活动吸引亿万用户参与,微信上也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福卡交换群,骗子也趁虚而入,用有偿出售福卡的方法骗取钱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支付宝红包
参考资料:人民网-专家揭秘2016最新骗术:假冒支付宝红包、有偿出售福
借打电话最新骗术,被骗了怎么办啊
借打电话最新骗术,被骗了报警。骗子通过借路人手机打电话为由,实施犯罪行为的,当事人应立即前往附近公安机关报警,尽快追回损失。
新骗局冒充梦幻游戏好友是真的吗
是真的,有一款梦幻西游:2021最新游戏骗术,珍宝阁已有多人上当,骗子日赚千万!
卡卡游戏
2021年1月24日12:00
关注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虚拟游戏里面,骗子可以说无处不在,并且骗术手段越来越高端,稍微有点疏忽就中了骗子的圈套。在梦幻西游这款游戏里面,游戏骗子并不少出现。那么多来,游戏官方一直在打击以及严惩游戏骗子,同时鼓励玩家举报行骗行为,但偶尔总会出现以行骗为生的骗子玩家,新骗术一个又一个地出现,让部分粗心的玩家很容易上当受骗。近日,珍宝阁服务器惊现2021年最新游戏骗子,骗子靠倒卖野生胚子行骗,轻松做到日收入过千万游戏币
现今生活中的各种骗术层出不穷,盘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骗术是什么?
兼职诈骗;
最新骗术真相,盘点生活中常见的各类骗术,犯罪分子承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消费记录后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受害者在完成前几个任务后会很快获得奖励,当完成更多任务时,作弊者就会消失。骗术真相:求职者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高提成”“提前垫付”等兼职,不要轻信没有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的招聘广告。
假公检法诈骗;
最新骗术真相,盘点生活中常见的各类骗术,不法分子冒充“警察”、“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诈骗分子实际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骗术真相:警察不会电话做笔录。逮捕令将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分发,也不会在互联网上找到。公安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
制作“公安局”APP诈骗;
最新骗术真相,盘点生活中常见的各类骗术,与以往冒充公安人员的电信诈骗不同,这种新型电信诈骗中的骗子制作了一个足够正版的“公安局智能警务系统”APP,诱骗受害人输入银行卡等信息,骗取资金。骗术真相:据警方介绍,骗子制作的钓鱼APP具有“呼叫转移”和“短信拦截”功能,故意阻断警方与受害人的沟通。同时,该APP基本覆盖了国内所有prime银行,不需要被骗者跨行或通过网银转账。一旦被骗者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手机号、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他的银行账户基本处于“裸奔”状态。
区块链变成传销诈骗;
最新骗术真相,盘点生活中常见的各类骗术,近日,一张中国大妈在区块链发布会上摆姿势的照片在朋友圈走红,网友评论称,大妈们被区块链盯上了。今年以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区块链金融的旗号进行传销,成为传销的最新变种之一。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各种虚拟货币应运而生,其中不乏骗局。搞虚拟货币的骗子打着“虚拟货币”“区块链”的名义进行传销,主要是抓住了普通投资者不懂虚拟货币和区块链,却希望赶上虚拟货币投资热潮的心理。它的骗局通常很复杂,投资者很容易上当。而且被骗后很难收回其投资。骗术真相:专家提醒,各种虚拟货币平台普遍宣传“区块链”、“去中心化”等技术,有的以国际组织、跨国金融集团等命名,极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谨慎投资,不熟悉的投资领域最好不要涉足。
你了解的网络陷阱有哪些
你了解的网络陷阱有哪些
你了解的网络陷阱有哪些,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的门槛极低,所以难免会存在一些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套路,下面为大家分享你了解的网络陷阱有哪些。
你了解的网络陷阱有哪些1
1、信用卡陷阱 在网络上发布布诱人的购买信息,引人填写表单,骗取账号及信用卡资料。
2、股票陷阱 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哄抬股阶,自己借机赚钱。
3、交友陷阱 打着网上交友的招牌,用假资料欺骗对方。
4、求职陷阱 利用网上招聘信息,对进职者进行骗财骗色。
5、链接陷阱 当带接某些下载软件时后该软件能偷偷关闭用户与ISP的连接,而接上国外的长话拨号台,使用户支付巨额国际长途话费。有效防止办法是关闭上网电话的国际长话功能。
6、饼干陷阱 利用“饼干程序cookie、”盗窃用户资料,达到控制用户的目的。
7、老鼠会 陷阱以直销为名,变相吸收和发展老鼠会员,骗取会员钱财。
8、二手交易陷阱 是二手货交易中卖方设下的陷阱,吃亏的总是付款者。
9、网上竟拍陷阱 此骗术的秘密在于找“托儿”,哄抬拍品价格.诱人高价买走拍品。
10、幸运邮件陷阱 制造者发出无数的幸运邮件”,诱骗汇款。
11、电脑销售陷阱 以网上销售价廉物美的电脑为名,或“幸运免费赠品”喜报,要求将运费汇往某地,以此骗取运费。
12、手机报复陷阱 将他人的手机号码在网上公布,并配以低价出让房子等信息、诱使许多人打电话,骚扰手机主人,还得赔上巨额话费。
另外,网上还有些技术性、软件性的陷阱如:“陷门陷阱”、”蠕虫陷阱”、“搭线窃听陷阱”、“逻辑炸弹陷阱”等。
你了解的网络陷阱有哪些2
1、虚假广告
设置虚假降价或价格打折欺诈消费者;药品和保健品广告内容严重违法;以推广所谓的新技术等进行欺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承诺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2、“免费服务”
所谓“免费服务”,欺诈情况多。经营者往往在消费者接受所谓“免费服务”后,又提出许多不公平的条件强迫消费者接受。“免费服务”实为陷阱诱饵。
3、“义诊”
一些不法之徒抓住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急需治疗疾病、渴求健康的心理,在商场小区常常举办所谓“义诊”活动,承诺能够免费试用或提供上门服务,以异常的热情骗取消费者信任。产品价格极其昂贵,几乎都在万元左右,骗取消费者慷慨解囊。消费者如果想退换,销售者马上变脸,恶语相加,侮辱消费者。类似销售行为有可能演变成新的传销或变相传销活动。
4、“您中奖了”-扯淡却又总是有人信的骗术
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形式告知消费者,已经中了某某公司的大奖,奖金几十万或者奖轿车等贵重物品,要求消费者先支付所谓的“中奖费”、“所得税”、“律师费”、“审计费”等。消费者汇去款项后,不法分子立即销声匿迹。
5、“返券促销”
很多商场在销售过程中频繁采用“返券促销”手段,在广工信息上含糊其辞,真正拿到返券后,又有诸多限制和条件,其实本质就是有意误导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行为。
6、网络交易骗局
近几年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但由于其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监管的困难,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购物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收到的物品与宣传不符,功能欠缺,甚至是残次品;卖家提供虚假信息,收钱不发货,骗取钱财等。
7、中介服务骗局
社会中介的骗局主要表现在通过媒体发布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上当;利用不平等的格式合同欺诈消费者,扩大消费者的义务,减少经营者的责任;向消费者提供不全面、不真实的`信息,对市场需求大的行业随意加价。中介服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租房、婚介、培训、留学、旅游等方面。
8、储蓄变保险
一些储蓄所的业务广告、海报只刊登利率和年限,不标明是储蓄还是保险,消费者误将保险当储蓄购买。消费者一旦后悔或需要用钱时,要退保就要承担高额的经济损失。
9、预付费消费卡
目前消费卡名目繁多,一些不法商家先诱使消费者存入一笔不小的金额,但后续服务跟不上;或者在消费者存入一笔金额后商家就销声匿迹。
10、骗取、变卖个人信息
以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为由,要求消费者留下个人信息。之后,擅自泄露或变卖,致使消费者不仅遭受垃圾短信和电话的骚扰,还要承受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风险。
11、传销式的保险,理财陷阱!别让贪欲模糊眼睛
理财产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品,里面的门道很多,理财产品推销员展示的各种眼花缭乱的计算和可观的回报率,让你似懂非懂,还让你非常心动,其“陷阱”更为隐蔽。别让贪欲蒙蔽双眼最后“被卖了还高兴地帮人数钱”!
你了解的网络陷阱有哪些3
网络诈骗四大陷阱是什么
一是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进入假网站,并要求用户同时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如果群众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窃取客户资金。
二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聊天,以网友的身份低价兜售网络游戏装备、数字卡等商品,诱骗用户登录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网站地址,输入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如果群众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非法占有客户资金。
三是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喜欢下载、打开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游戏、邮件等不良上网习惯,有可能通过这些程序、邮件等将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群众利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当人们在网吧等公共电脑上上网时,网吧电脑内有可能预先埋伏了木马程序,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也有可能被窃。
四是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怕麻烦而将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的心理,通过试探个人生日等方式可能猜测出人们的密码。
特别提示:
一是登录正确网址,访问银行网站时请直接输入网址登录;小心识别虚假网站;保护好账号和密码;在任何时候及情况下,不要将您的账号、密码告诉别人;不要相信任何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索要卡号与密码的行为。
二是确保计算机安全,定期下载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安全程序或补丁;安装个人防火墙;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网络诈骗四大陷阱是什么?网络诈骗中要警惕的陷阱如上,建议大家在网络世界中要能够好好的保护自己,特别是有金钱上交易时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现在的拍卖公司古玩界有哪些内幕和骗局???
近年来,收藏品投资市场火热,不少市民希望通过投资收藏品获取巨额回报,往往步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导致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2022年1月21日,北京市大兴区、通州区警方查处了三家套路拍及套路鉴公司,该诈骗团伙主谋王某先以套路鉴方式积攒人气,利用每月举办鉴宝会,常年聘请华豫之门、华山论剑包装出来的古玩店老板杨实、崔凯、邓丁三、杨宝杰、徐鸿、吴锐为外聘鉴定专家,藏友鉴定费3000元一件,在得到鉴宝专家认可后,业务经理与收藏家谈海外拍、北京保利、嘉德、瀚海、匡时、佳士得、苏富比为旗号进行诈骗,以单件必须超过5000元为阻隔,以鉴定藏品无一件价值超过5000元,所以只能送进自己合作的北京小型拍卖公司,因为图录费成本仅仅400元,王某一个人先后创办的3家企业,经营3年,涉案金额900多万元,现抓捕犯罪嫌疑人28名,被骗藏家人数达655人。
2022年1月2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警方查处一家套路鉴公司,以鉴宝专家邓丁三、杨实、崔凯、杨宝杰为主,定期举办鉴宝会,在鉴定公司旁开办有一家文物商店,并以真品免费送进文物商店为噱头,但必须得到邓丁三、杨实、崔凯三位专家认可,开办3年,涉案金额2600多万元,初步统计被骗藏家人数达618人,现抓捕犯罪嫌疑人17名。
2022年2月21日,浙江省绍兴市警方查处一家套路拍公司,以抖音、快手鉴宝专家讲解鉴定知识宣传片为导流,业务主要以送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海外拍为主,涉案金额达800万元,抓捕犯罪嫌疑人26名。
2022年2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警方查处一家网络古玩微拍公司,以收取藏家会员费、开设电子古玩商铺为主,开办4年,涉案金额达6500万元,抓捕犯罪嫌疑人47名。
古玩诈骗新特点:
1、骗术不断升级。古董拍卖类电信诈骗是近年来新起的诈骗手段,在广东、浙江、湖南、河北、贵州等地均有出现。真正权威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其实屈指可数,且这一行业专业性极强,因此近年来电信诈骗分子在不断翻新花样过程中,抓住某些藏家对古玩一知半解却又希望“一夜暴富”的心态,衍生出了以鉴定、拍卖古玩为名的电信诈骗手法。
2、公司频繁变更。此类诈骗团伙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当骗局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事主们纷纷开始警觉的时候,他们就以一招“金蝉脱壳”,整个公司搬离,更换名称、搬迁经营场所重新开始。
3、危害涉及面广。从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古玩市场被骗的老年人和妇女居多,数额大。有部分被害人是因为家庭成员生病或生意困难急需资金,故将家里所收藏古董拿来拍卖,但古董没拍卖成还被诈骗,这对被害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警方提示:
1、广大古玩收藏爱好者如需对藏品进行鉴定或买卖,请务必到正规、有资质的文物鉴定机构。正规的鉴定机构不会收取高昂的鉴定费用,正规的拍卖公司在没有成交之前,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但凡提前收费的都可能涉及诈骗。
2、尤其是中老年藏品投资者,拍卖藏品应该选择正规渠道,在面对不切实际的虚假宣传时,要擦亮眼睛,切勿被高额回报所蒙蔽,请勿抱有“一夜暴富”的想法,不然会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造成自身经济损失。
3、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轻易点开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要登陆来历不明的APP软件,更不要轻易转账。一旦被骗,保留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报警电话,不给骗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