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西上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犹江区 上犹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上犹中心在哪里
上犹中心在南康区。上犹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市中心是南康区,街景繁华,属于江西发展较好的地区。
上犹到寺下多少公里
43公里。寺下圩位于上犹县城43公里处、犹营公路线上,面积约17平方公里,是寺下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镇政府所在地。上犹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地处赣州市西部,东邻南康区,南连崇义县,西接湖南省桂东县,北毗遂川县,素有“水电之乡、茶叶之乡、观赏石之乡”美誉。全县面积154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上犹县辖6镇、8乡、131个行政村9个社区,总人口32.38万。寺下乡是江西赣州市上犹县下辖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境的西北部,处于安和,紫阳,双溪三乡的交汇点中心,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6公里。
上犹县属于哪个市
上犹县属于赣州市。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赣州市西部,赣江上游。
上犹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曾获“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上犹于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建县,有西晋摩崖石刻、宋代东山寺、明代文兴塔、登龙塔等古文化遗址,是赣南乡贤阳孝本的故里;地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西和西南多高山,东南为丘陵、河谷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上犹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五指峰、陡水湖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国家1至5级标准的景点162处。
上犹县下辖辖6个镇、8个乡:东山镇、陡水镇、社溪镇、营前镇、黄埠镇、寺下镇、梅水乡、油石乡、安和乡、双溪乡、水岩乡、平富乡、五指峰乡、紫阳乡。
上犹历史
1.上犹的历史遗迹
上犹县是江西旅游开发重点县之一,境内有基本景点162处,三级景点31处。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陡水湖休闲旅游区、桂竹山庄、京明度假村、五指峰探险猎奇旅游区、五指峰客家第一漂、仙人湖水上娱乐旅游区、东山寺大雄宝殿、希桥酒店、嘉华商务酒店、油石董公庙旅游点等景点。
【陡水湖风景区】陡水湖位于江西赣州西部的上犹县,处于上犹江中游。上犹江史称溢江溪、九十九曲河,蜿蜓曲折、水清明净,全长198公里。 陡水湖因建上犹江水力发电站而成湖,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40倍。湖面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形成湖岸线长264公里、湖湾427个、湖心岛42个,湖面开阔处纵横达500米以上,视野宽广、波平如镜;狭窄处不足10米,仅容一舟通行。后来,国家又相继在上犹江上建成罗边、龙潭等发电站,形成了“一线穿五珠、一江连五湖”壮美景观,高峡平湖,百里烟波;岛屿港湾,鳞次栉比;火树银花,满江金龙,为犹江山水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湖面岸上四周有瀑布、铁扇关、狮象山、九曲揽胜、美女峰、客家民俗等三十余处风物景象。湖中有形态各异的湖湾427个,湖心岛有40余座。陡水湖绿水长青,偌大水域无一污染,湖中藏湾,湾内套港;湖中有湖,岛中 见岛。湖中林地木本植物多达千余种,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南方树木博物园。林中栖息有金钱豹、穿山甲、蟒蛇、金猫、白鹤、獐鹿、麂、麝等野生动物。而落地于湖中的座座岛屿.更是郁郁葱葱,如翡翠宝珠,光气四达,沁人心脾。陡水湖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无污染,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旅游在这一方碧水之中,更感十二分的惬意。
【五指峰风景区】五指峰景区位于赣州上犹县陡水湖风景名胜区西部源头,属罗霄山脉的余脉山地。距上犹县城70公里,五指峰最高指峰海拔1607米,是五指峰景区自然的形象标志。
五指峰峰峦由东南至西北走向,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险峻,至今杳无人迹,是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斗冰雪,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故名“游击洞”。五指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范围,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短尾猴、水鹿、白鹇、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四周峰峦上长着红豆杉、香花木等300多种植物。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夏末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
【全国唯一的森林小火车】赣南森林铁路是我国南方林区目前惟一保存完好的森林铁路,被德国蒸汽机专家称之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小蒸汽车和窄轨线路之一”,被中科院旅游资源评估小组专家誉为“世界级旅游珍品”。该铁路于1964年竣森林小火车工,全线上65公里,途经章贡区、南康市、上犹县,当时主要作为运送木材和旅客之用,于1998年停止运行,目前已经被改造成森林铁路旅游专线。上犹的森林小火车,是专门用来运输木材的小型火车。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投资上千万元在江西修建了一条赣州至上犹县、全长65公里的森林运输铁路专线,为江西省森林资源运输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森林环境保护和人们绿化意识的提高,森林小火车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蒸汽机车要么成了陈列品,要么沉睡在杂草丛生的轨道上,机车司机和工人们也基本转岗。
【营前镇客家民居】提起客家民居,往往会想起“赣南客家围屋”。实际上,在上犹县营前附近还有另外一种客家民居,既有北方四合院中规中矩对称分布的特点,又有南方吊脚楼人字屋顶防潮防风的功能,还融入了江南园林建筑中黑白分明的色彩对比,因而更具有居住的舒适性和使用的实用性。
上犹历史悠久,在原社会晚期就有了人类活动。自南唐保大十年改上犹县至今,留下不少历史古迹和古建筑,以及骚人墨客和遗墨。
东山寺:位于县城东山半腰,下临仙人湖,依山傍水。古为上犹“八景”之首,始建于宋代,元代御史哈麻有诗刻于悬崖。明代建书院于此。清代咸丰年间重修至今。现在长年香火不断,每逢初一、十五,游人如织。在寺中有一棵百年之久的黄栀子树,四季花开,花颜各异。
登龙塔:在县城东郊,塔高26米,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建造,清光绪年重修。
文兴塔:位于县城南山上,塔高26米,为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建造。
2.上犹云峰山历史
上犹云峰山有悠久的历史,山顶上有寺庙,寺庙在97年夏季进行了重修,据说当时吸引了南康,遂川,桂东等多个县市上万的人来参观。该寺庙在解放前被土匪长期占领。在天气好时,早上登峰远望可以看见赣州。在锋顶稍下,有一形如缺损牛鼻的大岩洞。称为牛鼻岩,据说是在唐朝时,风水先生杨救贫牵一仙牛路过此地,仙牛恋上了这里的山水,不愿走,鼻子被拉坏,于是在这里留下了牛鼻岩。牛鼻岩下有一非常甜的山泉,凡来这里求仙拜佛的人都会带回一瓶回家去,能给家人带来平安。是个登山旅游好地方。山上漫山遍野的茅栗,在寒露和霜降期间有非常多的乡民去采茅栗。山上多松杉、竹,产杜仲、沙参、黄姜,九节莲(草珊瑚)等经济作物和野牛、獐等野生动物及钨矿。还有山上的的草木非常的清秀。源溪、店背、胜利一带的村民的牛长年在此牧养。
相传古时候赣南风水大师杨救贫准备在虔州(今赣州)建京都之地,虔州东北方向储潭是个缺口,杨救贫便从湖南用铁索牵一牛神前往把水口。牛神途经现在上犹 *** 境内时,因累了准备停下来休息,杨救贫用手杖催打,因用力过猛,失手将牛神的腰打断了。牛神走不动了,就化成了现在的 *** 云峰山,处于云峰山主峰半腰的牛鼻崖就是当年铁索穿鼻所留。牛鼻崖内有一股长年不断的泉水,听说是牛神的泪水和血水化成的,这股泉水成了章江的源头之一,它使荒野的 *** 成为了风调雨顺的世外桃源。一千多年前, *** 源溪廖姓祖先发现云峰山下这个世外桃源就在这里居住下来繁衍后代,(《上犹县志》)记载 *** 源溪廖姓是上犹最早定居的姓氏之一)。云峰山北漉拦腰有一裂谷,传说就是当年牛神断腰之处。因杨救贫这一失手,赣州也遗憾地未成为京都之地。
3.上犹县营前镇的历史(记住是营前镇的历史,不是上犹)
位于赣南西部的营前古镇----
宋代是“峒寇”出没之地。通过官方的教化和地方势力自身努力,明代开始出现与官府关系密切、以士绅为主导的宗族组织。随着清初动乱和流民的进入,营前土著宗族受到沉重打击,不得不和日益壮大并被官方承认的流民共处一地。清代中期以后,营前不再有大规模的土客冲突,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矛盾,并形成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营前由南宋的“峒”转变成明代的“蔡家城”所在地,是官方“教化”推广的结果。清代土、客两大族群产生冲突则是以大量流民进入山区和接受官府招抚为背景的。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营前“土”与“客”两大族群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可以说,营前至今可见的地域文化,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称“客家”文化,乃是宋以来国家认同意识推广和山区开发的产物,而动乱则是地域社会力量重组的表现。营前所揭示出来的“客家”文化形成过程,在广大的、宋至清初才得以开发的闽、粤、赣边界山区应当有一定的普遍性。
4.上犹云峰山历史
上犹云峰山有悠久的历史,山顶上有寺庙,寺庙在97年夏季进行了重修,据说当时吸引了南康,遂川,桂东等多个县市上万的人来参观。
该寺庙在解放前被土匪长期占领。在天气好时,早上登峰远望可以看见赣州。
在锋顶稍下,有一形如缺损牛鼻的大岩洞。称为牛鼻岩,据说是在唐朝时,风水先生杨救贫牵一仙牛路过此地,仙牛恋上了这里的山水,不愿走,鼻子被拉坏,于是在这里留下了牛鼻岩。
牛鼻岩下有一非常甜的山泉,凡来这里求仙拜佛的人都会带回一瓶回家去,能给家人带来平安。是个登山旅游好地方。
山上漫山遍野的茅栗,在寒露和霜降期间有非常多的乡民去采茅栗。山上多松杉、竹,产杜仲、沙参、黄姜,九节莲(草珊瑚)等经济作物和野牛、獐等野生动物及钨矿。
还有山上的的草木非常的清秀。源溪、店背、胜利一带的村民的牛长年在此牧养。
相传古时候赣南风水大师杨救贫准备在虔州(今赣州)建京都之地,虔州东北方向储潭是个缺口,杨救贫便从湖南用铁索牵一牛神前往把水口。牛神途经现在上犹 *** 境内时,因累了准备停下来休息,杨救贫用手杖催打,因用力过猛,失手将牛神的腰打断了。
牛神走不动了,就化成了现在的 *** 云峰山,处于云峰山主峰半腰的牛鼻崖就是当年铁索穿鼻所留。牛鼻崖内有一股长年不断的泉水,听说是牛神的泪水和血水化成的,这股泉水成了章江的源头之一,它使荒野的 *** 成为了风调雨顺的世外桃源。
一千多年前, *** 源溪廖姓祖先发现云峰山下这个世外桃源就在这里居住下来繁衍后代,(《上犹县志》)记载 *** 源溪廖姓是上犹最早定居的姓氏之一)。云峰山北漉拦腰有一裂谷,传说就是当年牛神断腰之处。
因杨救贫这一失手,赣州也遗憾地未成为京都之地。
5.上犹中学的学校历史
上犹中学创办于1941年,占地197.5亩,建筑面积45060.35平方米。民国要员、大书法家---于右任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62年,上犹中学被定为赣州地区重点中学,1980年秋,赣政发【1980】257号文,列上犹中学为省级重点中学。 学校前邻犹江水、后靠飞凤山,素有:“美丽校园”、“红色熔炉”之称,是赣州最美、最现代化的公办学校之一;是赣南红土地上一颗耀眼的教育明星;是耸立于赣州西大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江西省一所园林式重点中学。
6.赣州的历史资料
赣州之名,始自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
历有二说:一因州治赣县而得名;另说章、贡二江在州治合流之故。赣州在春秋战国时,先后为楚地、吴地、越地。
秦时属九江郡。汉时先属豫章郡(赣、雩都、南壄县地),后属庐陵郡。
三国东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治雩都,属扬州。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为南康郡,移治赣(今章贡区年),属江州。
隋开皇九年废南康郡置虔州,大业初复为南康郡。唐置虔州,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
五代梁属百胜军,五代南唐改称昭信军。宋初复称虔州;淳化元年(990年年)析虔州之南康、大庾、上犹3县别置南安军。
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属江南西路。元为南安、赣州路,属江西行中书省。
明为南安、赣州府,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沿明制,增设宁都直隶州。
民国时置赣南道,分为赣南、宁都两专区。 1949年8月赣州各县先后解放,设赣西南行署区,辖赣州、瑞金、吉安3专区:赣州专区辖赣州市和赣、大庾、安远、虔南、崇义、龙南、定南、南康、上犹、信丰10县,;瑞金专区辖广昌、雩都、石城、会昌、瑞金、宁都、兴国、寻邬8县。
1949年11月撤销赣州专区,所属市、县直隶赣西南行署区;瑞金专区更名为宁都专区。1951年6月17日撤销西南行署区,恢复赣州专区,今赣州各县分属赣州专区、宁都专区。
1952年8月29日,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广昌县划归抚州专区。 1954年5月改称赣南行政区,广昌县来属。
1957年雩都、寻邬、虔南、大庾县分别更名为于都、寻乌、全南、大余县。 1964年5月赣南行政区复名赣州专区。
1971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1978年8月设立赣州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10月广昌县划归抚州地区。1994年瑞金撤县设市。
1995年南康撤县设市。 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原赣州市改为章贡区,管辖范围不变。
1999年7月1日,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0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7.4万人。
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81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9万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赣州市辖1个市辖区、1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7个街道、138个镇、144个乡、1个民族乡。
(另一资料:138镇、145乡、8街道,另有5个管理区,10个营林林场)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南壄县,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豫章郡,治南昌,领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雩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
西汉末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
兴平元年(194年),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东吴嘉禾五年(236年)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治雩都,属扬州,领雩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年)、阳都、揭阳(析雩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年)、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年)、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年)七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西晋太康三年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雩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
五年(284年),改揭阳为陂阳。十年(289年),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年)。
元康元年(291年),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永和五年(349年),郡治从雩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年)。
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581年),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
十三年(593年),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虔州领4县:赣县、雩都、南康、宁都。
唐置虔州,贞观元年(627年)属江南道。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年),虔州领5县。
神龙元年(705年),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天宝元年(742年),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
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贞元四年(788年),分出雩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
天祐元年(904年),从雩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虔州属梁。
四年(910年),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乾化元年(911年),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
保大十年(952年),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雩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昭信军为军州。大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军州复为虔州,隶江南西路;七年。
7.赣州有多少年历史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明洪武元年正式改为赣州府。在1929年至1934年间,赣州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 ,因而瑞金被称为“红都”,赣州也因此成为一片红色的土地。
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章贡区是赣州市 *** 所在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存留着许多宋代文化景点,有被誉为“宋城博物馆”的宋代古城墙、巍峨的八境台、郁孤台、文庙以及石雕宝库通天岩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8.赣州有多少年历史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明洪武元年正式改为赣州府。在1929年至1934年间,赣州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 ,因而瑞金被称为“红都”,赣州也因此成为一片红色的土地。
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章贡区是赣州市 *** 所在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存留着许多宋代文化景点,有被誉为“宋城博物馆”的宋代古城墙、巍峨的八境台、郁孤台、文庙以及石雕宝库通天岩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上犹县有多少人口啊?
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赣州市西部,赣江上游,北纬25°42′-26°01′,东经114°1′-114°40′。东邻南康,南连崇义,西接湖南桂东,北毗遂川。东西最大横距6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52千米。总面积1543.87平方千米。总人口2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万人。
全县辖5个镇、9个乡:东山镇、陡水镇、社溪镇、营前镇、黄埠镇、梅水乡、油石乡、安和乡、寺下乡、双溪乡、水岩乡、平富乡、五指峰乡、紫阳乡。共有8个居委会、131个村委会。
东山镇 面积:170.9k㎡ 人口:65173人 邮编:341200 代码:360724100
辖犹兴、和平、城南、西亭、城东等5个居委会,南河、茶亭、滨江、石坑、东门、广田、中稍、高桥、南塘、群英、圆鱼、佛垇、黄竹、沿河、上埠、彭洞、清湖等1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东山大道。
陡水镇 面积:47k㎡ 人口:6920人 邮编:341212 代码:360724101
辖陡水居委会,红星、月仔、长坑、茶坑等4个村委会。
社溪镇 面积:127.6k㎡ 人口:31963人 邮编:341202 代码:360724102
辖社溪居委会,社溪、江头、大安、黄塘、狮子、石崇、麻田、塘坑、沙塅、蓝田、社陈、乌溪、六村、严湖、龙口、龙田等16个村委会。
营前镇 面积:64.9k㎡ 人口:30594人 邮编:341208 代码:360724103
辖营前居委会,蛛岭、象牙、新溪、石溪、合河、梅里、上湾、下湾、蕉里等9个村委会。
黄埠镇 面积:73.7k㎡ 人口:16326人 邮编:341214 代码:360724104
辖黄沙、南村、丰岗、上丰、感坑、合溪、坑中、崖坑、东塘、龙头等10个村委会。
梅水乡 面积:96.8k㎡ 人口:16230人 邮编:341213 代码:360724200
辖洋田、水陂、水径、梅水、竹山、新建、窑下、上坪、联群、圆村等10个村委会。乡政府驻梅子坝。
油石乡 面积:87.6k㎡ 人口:22406人 邮编:341201 代码:360724201
辖油石、塘角、清溪、花园、新田、河唇、水村、大小园、梅岭等9个村委会。
安和乡 面积:66.7k㎡ 人口:11049人 邮编:341202 代码:360724202
辖安和、鄱塘、陶朱、车田、富湾、黄坑等6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陶朱口。
寺下乡 面积:95.7k㎡ 人口:15050人 邮编:341205 代码:360724203
辖寺下、珍珠、富足、泥坑、新圩、杨梅、龙潭、新华、坛前等9个村委会。
双溪乡 面积:123.6k㎡ 人口:12139人 邮编:341206 代码:360724204
辖小石门、大石门、大布、左溪、右溪、水头、卢阳、高洞等8个村委会。
水岩乡 面积:138.7k㎡ 人口:25050人 邮编:341208 代码:360724205
辖龙门、古田、井子、爱联、金盆、横岭、铁石、茶坑、太乙、高兴、崇坑、蕉坑等12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太乙圩。
平富乡 面积:87.6k㎡ 人口:11510人 邮编:341208 代码:360724206
辖平富、庄坑、信地畲族、庄前、向前、大潭、上寨、横坑畲族等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平富坪。
五指峰乡 面积:239.5k㎡ 人口:8591人 邮编:341209 代码:360724207
辖鹅形、双霄、黄沙坑、晓水、高峰、黄竹头、象形等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鹅形。
紫阳乡 面积:123.5k㎡ 人口:12560人 邮编:341204 代码:360724208
辖高基坪、店背、秀罗、下佐、长岭、胜利等6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高基坪。
上犹周边的城市有哪些
周边有赣县,南康市。
上犹县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西南边陲,赣州市西部。
上犹县地形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西和西南多高山,东南为丘陵、河谷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